許多準媽媽對孕吐趕到害怕、擔憂,其實這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。準媽媽懷孕一個半月左右,體內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量明顯增加,而使胃酸顯著減少,隨之消化酶的活性也降低。因而,準媽媽會產生頭暈、惡心、嘔吐、食欲不振、肢體乏力等妊娠反應,這就是孕吐。準媽媽如果因為懷孕而感到過大的心理壓力或是情緒不穩定的時候,更容易引起孕吐。
一般孕吐癥狀較輕的準媽媽,不必進行治療,過一段時間會自然消失。準媽媽也不要特別擔心孕吐會影響胎兒的營養供給,因為孕期嘔吐癥狀一般都較輕微,而且多數在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。
雖然孕吐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身體健康,但是也有約1%的情況十分嚴重,甚至頻頻出現劇烈地嘔吐,不能進食,食之即吐。嘔吐物除了食物和粘液外,有時還會有膽汁或咖啡色血渣,進而表現為全身無力、明顯消瘦、尿少等癥狀。如果這樣,要請醫生治療,可服維生素B6,進行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,也有一定效果,避免導致脫水,體重下降。一旦出現脫水、暈眩、心跳加速或嘔吐次數頻繁,不能進食,嘔吐物中夾有血絲,就必須馬上去醫院。
準媽媽要學會分散自己的注意力,如果太過在意,孕吐可能會加重。其實孕吐是胎兒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。胎兒在腹中遇到有害物質入侵,就分泌大量激素,增強準媽媽孕期嗅覺和嘔吐中樞的敏感性,以便最大限度地將毒素拒之門外,確保自己的生長發育。所以,孕早期孕吐越厲害的準媽媽,流產的可能性就越小。
|